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(金台随笔)
(相关资料图)
贵州毕节黔西市的苗族村寨化屋村,原名意为“悬崖下的村寨”。因被悬崖峭壁阻隔,这个小山村曾是深度贫困村。在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下,化屋村不仅脱贫摘了帽,还做强了特色苗绣产业。回乡做苗绣的95后绣娘杨文丽,所在的非遗工坊去年销售火爆,带动当地数十名绣娘返乡就业。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非遗行业,在增进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、拓宽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同时,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。
非遗保护传承,关键在人。根据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,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指的是“被各群体、团体、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、表演、表现形式、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”。与自然文化景观和文物等“物质性”文化遗产相比,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知识、情感和技能、手艺及其活态传承,其精粹总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,凸显了“人”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。
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,要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。截至目前,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,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。每一项非遗都蕴含着深厚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,传承人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。例如,安徽泾县的宣纸生产过程包含100多道传统工序,没有多年积累难以掌握诀窍。不少非遗技艺、工序没有文字记录,有赖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、长期实践的耳濡目染。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,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,不断提升传承人素养,才能让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,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。
接稳传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,要注重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、认同和热情。近年来,各地高校和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。在云南大理,当地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,每年开展进校园活动达40多场次;在河南师范大学,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坚持了18年,越来越多青年学生被非遗的魅力感染,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。这无疑是一种双赢:青少年收获了更多非遗文化的滋养,非遗传承也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。
非遗要代代守护、薪火相传,又要守正创新、与时俱进。复刻“永生”通草花、还原古籍中的美味、变易拉罐为惊艳凤冠,各个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用巧手匠心制作非遗“爆款”;一些剧场院团与直播平台合作,以直播等新形式为非遗传播注入活力。这些都启示我们,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推动非遗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焕发新活力,才能让古老的非遗不断续写新的时代篇章。
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。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人为本、薪火相传、弦歌不辍,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、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,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非遗定能更好融入现代生活、展现当代价值、走入千家万户,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。
责编:张靖雯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(金台随笔)
- 大学毕业了,档案要往哪儿转?
- 温网:王曦雨/诺斯科娃止步女双首轮
- 和评理 | 北约已搞乱欧洲 不要再搞乱亚洲
- 国瓷材料:公司陶瓷球已搭载国外头部车企的主力车型 用于解决电腐蚀问题
- 美国大学研发新软件 利用逼真环境安全地研发/测试自动驾驶车
- 北京举办女子网球交流赛
- 法国的相机
- 社区举办夏令营 萌娃参观消防站
- 厦门翔安机场最新进展!
- 生活感悟简短的散文(生活感悟简介介绍)
- 7.10大盘早评分析重点提示
- 人报甘头条 | 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决赛将在兰举办
- 推动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项目投资总额288亿元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磁场效应显现
- 乌兹别克斯坦举行总统选举
- 《FF》像素复刻版大获成功后 SE正考虑更多复刻游戏
- 中蒙两国重启高勒毛都2号墓地考古发掘工作
- 速来降温带你看点不一样的荷花~
- 瑶观天象——“良渚・考古・天文”活动开展
- 防水心率仪、反应灯……黑科技助力水球队大运会备战
- 五峰7·8山体滑坡救援发现两名失联人员 仍有7人失联均为工地工人
- 贵州因地制宜实现新能源发电“逆袭”
- 世体:巴萨签罗梅罗预计在下周达成协议,球员态度加速谈判进程
- 无视2000万欧年薪!瞧不上沙超,不愿辅佐C罗,英超巨星欲投巴黎